倪梁康教授《意识现象学教程》研讨会 暨国慧“哲学之光”青年学术沙龙(第11期)成功举办

所在栏目:学院动态作者: 发布者:哲学学院发布时间:2024-06-11浏览次数:85

贵  州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工 作 简 报


     2024年第56

哲学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464

倪梁康教授《意识现象学教程》研讨会

暨国慧“哲学之光”青年学术沙龙(第11期)成功举办

202463日下午,倪梁康教授《意识现象学教程》研讨会在贵州大学思贤楼204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浙江大学倪梁康教授参加并主讲,研讨会由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张柯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林伟,哲学学院胡嘉明、彭洋、邓国坤、韦政希、陈刚、李明阳、于思岩、李若语、马涛,音乐学院钱进老师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开始后,倪梁康教授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意识现象学教程》和《反思的使命》两本新著的成书历程和基本架构,其中《意识现象学教程》是对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系统论述,《反思的使命》则是对胡塞尔生平、著述和学术交往的详细叙述,两本著作都是经过数十年积累后完成的作品。张柯教授认为篇幅达到2000页的《反思的使命》是对当代国际现象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进入自由发言阶段以后,与会学者都认为倪梁康教授的《意识现象学教程》相对于学界现有的胡塞尔现象学导论而言,在系统性、全面性、可读性等方面都更具参考价值。这本著作依据意识的静态横截面和发生纵剖面两个向度,以及从静态的意识结构研究到动态的意识发生研究、从横向的意识行为分析到纵向的意识权能分析、从彰显的意识理论到潜隐的无意识理论三条线索系统梳理了胡塞尔前后期的核心思想,将来必定会成为胡塞尔现象学的经典导论。

随后,与会学者就“共现”作为意识权能的被给予方式、命运作为必然性和可能性、意识的对象性行为与非对象性行为之间的奠基关系、原权能(或本性)与习得权能(或习性)之间的区分、“先天”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证自证分的有无、胡塞尔对“意志”的理解、胡塞尔与康德在理解“反思”上的差异等问题,与倪梁康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后,张柯教授对研讨活动进行总结,他认为这次研讨会对于与会的青年学者而言,是一次难得的与现象学研究资深学者交流思想和心得的机会,也希望倪梁康教授能够多到贵州大学举办学术活动,帮助贵州大学的现象学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


文字:马  涛

图片:陈  刚

编辑:马  涛

责编:晏梦勋

编审:周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