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召开2022级
本科生继续深造动员会
2025年3月10日,为帮助2022级本科生明晰深造与就业形势,引导他们科学规划未来,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在人文楼308教室召开2022级本科生继续深造动员会。会议由学生科辅导员晏梦勋主持,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晓林主讲。
当前考研形势:竞争加剧,需摒弃依赖心理
郭晓林副院长首先通报了学院近年考研情况:2025年哲学学院考研形势不容乐观。他特别指出两大原因:其一,部分学生比较懈怠,存在“依赖心理”,认为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扩招,被录取的几率更大了,这种观念不仅不切实际,更会削弱个人竞争力;其二,外校考生成绩优异,相较之下,本院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业规划及综合能力上存在差距,导致保研和考研竞争力不足。
随后,郭晓林副院长强调,考研必须高度重视、长期坚持、高分上线,要通过考研复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竞争能力。对于报考外校、甚至跨专业考试的学生,一定要注意高分落榜、调剂风险。
就业与考研:理性抉择,避免盲目跟风
面对当前就业市场压力,郭晓林副院长指出,2025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一千二百余万,就业形势同样严峻,考研是一项不错的选择。他对比了十年前的公务员就业情况,以实际案例及数据告诉大家,如今岗位数量未增反减,报名人数却激增,竞争激烈程度远超以往。此外,学历门槛逐年提高,他指出:“文凭是门槛,能力是基础”,他呼吁学生重视学历提升的必要性。
提升路径:明确目标,早做准备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迷茫心态,郭晓林副院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对自己进行清晰评估,努力学习,通过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来应对考研或者就业压力;二是制定清晰规划,考研学生需设定分数目标,还要细化各科目复习计划,就业意向者应提前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综合素质,锚定就业方向针对性地提升能力和综合素养;三是应拓宽选择渠道,除考研与考公外,可关注参军入伍、境外深造、基层项目等政策,不能把未来固化某一个方面,这样不利于更好地就业和实现自我价值。
晏梦勋老师进一步补充时间管理策略。根据往年就业工作经验,国考及秋招拿到offer的几率较小,建议学生优先备战考研,初试后利用三个月冲刺省考,以提高“性价比”。她还提到,研究生阶段同样享有国家资助政策支持,只要认真学习,通过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三助”、学业奖学金等渠道,都能够获得经济支持,经济压力相对较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会议最后,郭晓林副院长勉励学生:“狭路相逢勇者胜,唯有比他人更努力,才能抢占先机。”学院计划于4月再次开展深造意愿摸底,持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
本次推进会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析与政策解读,为哲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升学与就业做了动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理性规划、主动求变、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学院将持续搭建信息平台,助力学生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图文:杜玉婷
一审:晏梦勋
二审:郭晓林
三审:黄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