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路清源”系列邀请讲座——文厚泓博士谈“中国哲学治学”

所在栏目:学院动态作者: 发布者: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时间:2017-03-20浏览次数:664

“书路清源”系列邀请讲座——文厚泓博士谈“中国哲学治学”


3  15 日晚,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硕士点举办的“‘书路清源’学术与文化邀请讲座”第二次活动于北校区人文楼 217 圆满结束。本次“书路清源”的邀请讲座学者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厚泓博士。

点击查看原图


本次讲座由伦理点负责人宋君修博士主持。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张连富博士和伦理学硕士点的同学与哲学本科的同学外,还有看到活动海报或者闻讯而来的其他老师与同学。本次活动是继上次活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碰撞。事实上今晚的讲座对激发听者关于中国哲学、佛教研究、伦理学甚至其他方面的灵感,莫不有益。

活动伊始,宋君修老师简单介绍了文老师是民族学博士,对藏传佛教研究有很高的造诣,2015年获得关于藏传佛教的一个国家社科课题。文老师虽然研究藏传佛教,但对中国哲学有独特的见解和领悟。文老师说他特别愿意与人文学科的学生交流互动,因为互动是人文的核心精神。

文老师直接了当地开讲即说了哲学的一个重要且根本的问题,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和回答。他说,人类对于哲学的需求,首先表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追求真,所以有各种具体科学;追求善,所以有伦理学;追求美,所以有美学。然后这种表现是对意义的追求,也即对事物“为什么如此”的追问。再者这种表现是对秩序建构的探索。这里所说的秩序,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常说的社会的秩序,二是心灵的秩序。最后这种表现是对促进发展的需要,即哲学在这里提供的是一个动力的作用。

点击查看原图

讲完了人类对哲学的需要,文老师又阐述了学习中国哲学的要领。原典的阅读非常要紧。文老师非常注重对于原典的阅读。与别家的主张不同,老师对于读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并不提倡读注释本,要人直接去读原典。有位同学发问说,有些经典的确是非常难读的,如果不借助外界而仅靠我们自己去理解,恐不容易罢。这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普遍存在的,是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文老师的回答使人诧异和感动:“你只管去读,反复读。三遍读不懂就读五遍,五遍读不懂就读十遍。当你突然顿悟的时候,你会感动,甚至会流泪。”文老师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读书之外,哲学的践履是必要的途径。中国哲学是一门功夫学问,要人去身体力行,要言行一致。中国哲学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文字,书籍的层面,是要切身地去做的。再者中国哲学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精神的独行。从一个侧面来看,中国的哲学是一门建构人格精神的学问。“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今天看来,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但纵然孤独,也要埋头前行。要在自己的路上埋头前行,也要留意旁的道路。学习不可关起门来造学问,这便要提出对他者的思考。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不可把中国哲学之外的一切都排除在外。对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等一切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都要学会倾听。

对比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文老师指出了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主题的失趣。康德之后西方哲学没办法再研究本体的问题,而逻辑学和语言学也从西方哲学里独立出来。研究主题缺乏活力是西方哲学面临的一个挑战。研究方法的局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经验的方法无法研究超验的部分,这是否意味着西方哲学经验的研究方法的失效?相应的便是工具的失用。逻辑、语言、文本,这是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是逻辑、语言都是有限制的,有极的,那么极之外的领域,形式上的逻辑又如何能涉足呢?最后一个问题是心灵的失所。中国哲学讲“诚”,讲“敬”,讲“正心”,讲“修身”,这样的功夫学问使人静心,以获得内心的安宁。西方哲学讲逻辑,讲实证,而疏于对于人的心灵的关注。

点击查看原图


上面讲的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方面,那在伦理学领域又该如何治学、致思、致道呢?文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学问是无界的,要想拓宽学术的眼界,首先要脱离科学的藩篱,达到多学科的融合。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美学等。要注重伦理学和美学的沟通。伦理所追求的善本身不就是一种美么?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再强调了。总离不得原典的阅读以开启圣者视域。道家、儒家、佛家的经典在伦理学方面都各有侧重。道家主讲人和天的关系,是一种自然关系伦理学;儒家主讲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伦理学;至于佛家,则是探讨小我、大我,假我、真我的关系。贯通各家学说,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学术要求交流,这就要我们进入他者的世界,寻找学术平台。文老师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交流是一种很重要的治学精神。例如对领域里的权威刊物的关注、阅读研究就是一个学术平台,这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这个领域的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科,总是要以实用为落脚点。伦理学就是要发现人类存在的问题以致思。伦理学终究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我们要围绕人的问题去展开对伦理学的研究。把伦理学落到人的身上。例如,网络的出现对伦理关系的影响,环境破坏与伦理观的关系等现实的问题,这都是与人类本身息息相关的。

文老师完成了“讲”的部分,又到了大家提问和讨论的时间。一位同学提问说:“与西方哲学的困境相比,中国哲学是否也存在困境呢?如果有,那是怎样的困境呢”文老师肯定了这位同学所提问题的价值,并对此做了阐述。他说,真正的中国哲学与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所解读的中国哲学是有差异的,这无疑可能会使后来的学生难以理解到真正的中国哲学的要义。这个问题首先是产生于此类学者对文本的解读不求甚解或者解读出现的偏差。再者,传统哲学是超语言的,之前已经说过,这是一门功夫的学问,只是明得书上的道理,却不切身地去做,如何能真正入到中国哲学之门?最后便是对生命的失趣,也就是说对生命的关注不够。当代的许多学者过于注重对文本的解读,重于考据,缺于对人格的培养。为何读经?只明善复初这一目的而已。读书只是第二义,若是只顾去追寻这些经典从何而来,何时而作,岂非离了读经的真义?应了那句名言: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了为何而出发。待文老师解答完这个问题,宋老师提出说,我们或许应当把这个问题修正为中国哲学界的困惑,而不是中国哲学的困惑。宋老师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关于前一个问题的讨论才刚结束,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又被提出了。中国哲学既是一门功夫的学问,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落实呢?文老师又再次重申了读原典的重要性,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便不再展开说。第二点,要发鸿愿。学习绝不只是为了小我,定要有继天地之绝学的鸿愿。文老师说,学,学的是智慧,而非只是知识。知识不是终极目的,知识的选择性使我们变得狭窄,从这个层面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慧。智慧并不等于知识,智慧的内涵要比知识丰富得多。第三点,文老师认为打坐和观呼吸有利于真我的发现。在打坐和观呼吸中到达清净的境界,一瞬顿悟,自会有一种喜悦。

点击查看原图

文老师不仅研究中国哲学,他在藏传佛教领域的研究也有很高的造诣。无奈于讲座时间的限制,文老师只能略略介绍了密宗与禅宗相比的高明之处所在。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其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和显教,也就是密宗与显宗。文老师今天主要探讨的是显宗与禅宗。文老师说,禅宗的认识还停留在心的层面,讲究明心见性,把心的位置看得很高而主张抛弃肉身,这就往往忽略了身的作用。而密宗认为心物平等,身心平等,心和身不能抛弃任何一方。除此之外,密宗拥有更完整的修行体系。文老师还特别推荐了《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上》和《空谷幽兰》这两本书,以帮助我们了解佛教的文化。


主要撰稿人:张栋华(伦理学硕士点)

合作撰稿人: 胡莲(哲学151班)、康坤、王策(伦理学硕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