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诚:现象学意向充实的两种经验
——“书路清源”学术与文化邀请讲座第十一期学术简报
2018年4月13日晚7时,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硕士点主办的“书路清源”第十一期学术与文化邀请讲座在北校区人文楼217会议室举办。本期讲座邀请了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黄晶博士,作“真与诚:现象学意向充实的两种经验”的主题讲座。参加本次讲座的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宋君修、郭晓林、邓国宏、张连富等老师、哲学专业学生及慕名而来的其他学院学生,讲座由学院郭晓林老师主持。
黄晶博士通过介绍胡塞尔的“意向充实”概念,以说明胡塞尔的“真”的概念和马克思·舍勒在其著作《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中提出的“诚”的概念的不同之处。他的论述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讲座伊始,黄晶博士简要的介绍了问题的缘起:通过对《中庸》、《论语》等中国典籍中出现的祭祀时“鬼神同在”之可能性的分析,认为“鬼神同在”呈现的是一种奇特的“存在”经验,但这种存在经验在何种意义上成为可能以及如何通达却成为关键问题。因而,他试图通过现象学的“充实”概念来对其进行说明。其次,他从静态描述和动态描述两个路径展开。以“找到我的墨水瓶”为例,认为“我的墨水瓶”作为一种有待充实的观念之物而存在,是一种含义意向,对其含义的把握和表达与直观的结合是一种静态的描述。而当眼前的“墨水瓶”作为一种纯粹的实物对含义意向进行充实时则是一种动态的描述,即在“找到我的墨水瓶”的语境中包含了空乏的含义意向与直观之物,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意向充实的概念。换句话说,意向充实即直观之物与思维中所意指的对象的结合。接着,通过对意向充实概念的分析,进而用“真”与“诚”两个概念来阐明“存在”的不同意义。他说道:“想象的”与“感知的”两者在程度上存在的差别决定着在什么意义上理解“真”,“真”表达的是一种存在经验,是充实的最高程度。“真”的概念与感知的概念相关,即所有在现实中感知到的乃是“真”的。在对“真”的概念进行打量之际,“存在”的概念在认知过程中立马呈现,存在的概念描述的即是含义意向被感知所充实的情形,因而,“真”与“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建立起本质的关联。最后,黄晶博士以认知意义上的“真的朋友”,以区别胡塞尔在感知的意义上的“真的墨水瓶”。马克思·舍勒认为由感知得到充实的“真的朋友”的“真”严格意义上应译为“诚”, 因为“真的朋友”的“真”是描述的是通过感知而得到的对象化的存在经验,而“诚”的概念则不然,它与情感相关,马克思·舍勒将“诚的朋友”描述为被某种心绪所充实的状态。“真的朋友”本真意义的充实状态不是在“真”的存在经验中,而是在“诚”的“如在”经验中的得到把握。
因而,中国典籍中“鬼神同在”的概念应在“诚”的意义上进行把握。因为对鬼神的敬重,勾勒出“祭神如神在”的情形,此种鬼神“存在”经验是一种“如在”经验,并不能以耳闻目见的感知方式和逻辑推理的方式通达,只能通过情感充实的“诚”的经验使得把握鬼神“如在”的经验成为可能。黄晶博士的这种思路对中国哲学有一定的启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科学主义求“真”的态度出发,《礼记》中所有鬼神与先贤的存在均无法把握的难题。
到此,讲座接近尾声,在场的师生都表示意犹未尽。讨论环节中,黄晶博士耐心并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同学们表示:黄晶博士的讲座不仅开启了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视野和展现了论证推理的逻辑严密性,更重要的是,以问题导向做学问的方式更让我们受益匪浅。
撰稿人:董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