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晚上7点,贵州大学第九十九期文科讲坛“逍遥游与合乎道的生活”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开讲。本次讲坛由内蒙古大学尚建飞教授主讲,贵州大学张连顺教授主持。讲坛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文化书院、阳明学院承办,共150余人参与此次讲座。
尚建飞教授总结出了从古至今对逍遥游的注解,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郭象的解释,郭象认为人人皆可逍遥,只要自足天性。二是东晋时期的支遁,他认为“逍遥”只对“至人”有效,而且这种独特的人生境界不受生存情境的束缚,具有绝对的自足性。三是憨山德清在《庄子内篇注》中认为“逍遥”即摆脱世俗的束缚,是一种广大自在的境界,这种逍遥有一种出世的倾向。四是钟泰先生的解释,他认为“逍遥游”应该读为“消摇游”。最后是陈鼓应先生的解释,他认为逍遥游应该是强调精神自由。
了解完众家对逍遥游的解释,尚老师也提出了自身对逍遥游的理解。尚老师认为庄子的逍遥游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更应该把它理解为谈论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合乎道的生活方式。尚老师也表示庄子本身生活是一种逍遥的生活方式,这种逍遥就体现在庄子写作《庄子》这本书上,逍遥就是要活出个性,自由自在的生活。
紧接着,尚老师结合《庄子•逍遥游》来探讨“逍遥游”的价值内涵,从文中开篇的大小之辩来表明,动物、植物的生存方式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定,而且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人类,则具有自主选择的特征。尚老师以庄子列出的“世俗之君子追求名利;宋荣子以'救世之士’自居,希望成就天下大治的功绩;列子热衷于’御风而行’等方术”三种生活方式来表明人的“有所待”,从而提出自己的主张,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随后,尚老师总结道:“庄子的逍遥游不是所谓的绝对精神自由,而是遵循‘道’,推崇真实性、平等性、自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
听完尚老师充实且富有意义的讲座之后,同学们就“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是怎样的?”、“从美学角度怎样去解读庄子的思想?”、“魏晋玄学继承了庄子的什么思想?”以及“马克思的自由与庄子的自由有什么异同?”等问题与尚老师展开热烈讨论。尚老师的讲座加深了同学们对“逍遥游”这一命题思想的理解。
(撰稿人: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