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韦政希,1987年生,男,广西都安人,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印象花溪55栋,邮编:550025
◆教育背景
2007.9—2011.7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哲学本科专业,哲学学士学位。
2011.9—2014.7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14.9—2019.7,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年8月起执教贵州大学哲学系。
◆研究领域
德国古典哲学、基督教哲学
项目:
1. 主持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康德宗教哲学思想系统研究”(22CZJ001)
2. 主持项目:贵州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青年项目“现象学视域下康德宗教哲学研究”(20GZQN17)
3. 参与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国古典哲学的现象学阐释研究”(项目批准号:22VRC022)
◆论著目录
译著: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为第一译者。
论文:
1.《康德论上帝证明与因果性问题》,载《求是学刊》2018(2),本人为第一作者。
2.《<楞严经>中的“众生”概念》,载《中国佛学》2018(1)。
3.《康德的审美理念对感发问题的解决》,载《鹅湖月刊》2018(518)。
4.《再论康德对时空的先天性论证》,载《湖北社会科学》2019(2)。
5.《康德宗教哲学中道德自律与恩典的一致性》,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6.《“人狗悖论”的生命现象学阐释——以大话西游为例》,载《湖北社会科学》2020(8).
7. 恩典如何降临——康德宗教哲学中基督的形象作用之解读》,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5)全文转载。
8.韦政希. 德福必然一致吗?——康德至善理论辩难[J].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22,8(01):107-127.
◆学术交流
1. 《现象学视域下康德的主观合目的性概念》,《德福必然一致吗?——康德至善理论辩难》:“康德哲学与目的论思维学术工作坊”,长沙2019.11。
2. 2019年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