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吴锦坤 报道|摄影 吴庆花 许艳云 杨吕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当代青年学子有担当有作为的精神风貌,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之中,共同创建文明城市,积极响应我校关于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通知要求,7月20日开始,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创文志愿宣传小分队在学院团委晏梦勋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创文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此次小队的主要实践地点为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小寨村、贵州大学校园内。小队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方式展开了此次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队员许艳云、杨吕吕负责小寨村的宣传活动,吴庆花负责校园内的宣传,吴锦坤则主要负责线上宣讲内容。
7月20日上午,队员许艳云和杨吕吕来到此次活动的线下地点小寨村。据悉,小寨村地处贵阳北郊,离市中心约48公里,与开阳县的南江乡和禾丰乡接壤,是省级风景区南江大峡谷必经之地。到达目的地之后,她们联系了当地村支书,向当地支书征求意见,配合村委会的宣传进度。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她们对马堡小学周围公路边的住户以及过往路人进行了宣传单的发放和创文广播宣传活动,积极向大家进行讲解。同时,吴庆花与学院指导老师晏梦勋就校内宣传方式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她积极在学校食堂寻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岗位以进行更好地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在各个队员就位后,纷纷开展了各自的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同时,队员之间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小分队活动进度和实践的同步性。实践的过程之中,在小寨村进行实践的队员表示:“相对起第一天的紧张和兴奋,今天从容了许多,更加熟悉工作内容,对人也更为熟悉、亲切。”在前期的进行宣传活动之后,小寨村队员主要侧重于志愿服务型实践活动,队员和其他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小寨村村委会集合,人员聚齐之后,大家拿着打扫工具前往村寨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洁维护。男同志们领了除草工具进行路边的除草工作,而女同志们则主要负责用扫帚清扫路面的白色垃圾以及割草留下的草屑。
值得一提的是7月24日,小队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由于羊昌镇黄连村枇杷组遭到了山体滑坡,部分居民的住所受到了损坏,因此政府加上武警们对他们居住的地方进行了暂时的转移,临时安置他们在羊昌镇街上的安置房内,小分队队员的任务就是协助他们搬运物资,参与了抢险救灾的一线活动。
吴庆花表示:“经过昨天一天的预热,今天我对于工作内容已经更加熟悉了。”她除了负责在食堂入口处提醒就餐人员戴好口罩、广播宣传文明就餐知识和进行人员疏散外,还增加了一项工作内容,便是就餐人员对于菜品的味道、价格等意见的收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就餐人员对于菜品大体上满意的,但有些地方还需改进,如一些菜品的价格与搭配可以作一些调整,有一些完全不适合加肉一起炒的菜,加了肉炒之后价格便提升了很多。另外还有一些就餐人员表示,食堂可以适当地进行菜品的创新,但这要在保证菜品的味道上进行。同时,有部分同学表示,食堂的服务应当进一步加强,争取做得更好。通过在食堂实践的这几天,吴庆花表示:“这让我更明白了立足实际、扎根生活的重要性。很多东西真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入的了解群众心声,才能做到感同身受,只有做到感同身受,我们才更可能去换位思考。”
7月28日晚,小队经过前期的准备成功开展了线上宣讲活动。参加此次宣讲活动的共有80余名来自多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吴锦坤作为此次线上宣讲活动的宣讲人就“创文明城,做文明人”进行了宣讲,他通过文创的由来、文明的概念和共创文明城市三个部分来对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讲解,使得大家对于文明和创建文明城市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第三个方面共创文明城市这一点有利于大家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真正做到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从而以实际行动去为文明城市的创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此,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创文志愿宣传小分队宣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基本结束。队员们纷纷表示,因疫情防控,虽然几位队员之间无法时时进行线下的交流和见面,但是这会是大家难忘而又珍贵的一段经历。同时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各个队员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今后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