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第2020第45期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0年12月4日
“文明对话与小康标准”理论研讨会暨贵州省哲学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这条工作主线,阐释和研讨“全面小康”战略布局的哲学意义,由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贵州省哲学学会、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承办“文明对话与小康标准”理论研讨会暨贵州省哲学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2020年12月4日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隆重召开。
贵州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包御琨,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教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学立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徐圻教授,贵州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刘胜康教授、陶渝苏教授、戴庆中教授、杨芳教授、夏光辉等出席会议。来自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凯里学院、茅台学院等十多家单位、党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40余名学者、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会长陶渝苏教授主持。
包御琨讲话。他指出,文明因为对话而多彩,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纷争不断、地区冲突不断,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加强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重要。他认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回顾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奋斗目标不断清晰,“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切磋,平等讨论,紧紧围绕“文明对话与小康标准”,通过思想的碰撞形成真知灼见,为贵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更多有思想含量、有理论分量、有话语质量的优秀成果和对策建议。
李建军致辞。首先,他代表贵州大学向莅临本次年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2020年有两件事情很不平凡:一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二是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我们作为理论工作者,在为我国成功的疫情防控感到自豪,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感到骄傲的同时,应该总结、提炼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经验。他认为,历史已经证明,唯有不同文化之间保持开放的态度,平等地对话交流,才能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更高的台阶。只有通过对话和交流构建起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才能提升全球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正如我们在此次疫情中所看到的那样。经济指标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标准,社会的公平正义,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提升,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等等都应该纳入到“小康”这一概念之中。最后,他表示,20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转折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老师们借此次大会召开的契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关怀时代共同的命运,将我们贵州的哲学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张学立致辞。他认为,本次年会的主题体现了我们哲学的基本精神,既仰望星空,又关切现实。从宏阔的文明对话,到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个顶天,一个立地,都是值得我们哲学深入思考的对象。他表示,自己这些年是贵州哲学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特别是贵州大学的哲学学科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正在成长为西南地区哲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他指出,我们既要自信,更要努力将贵州的哲学发展好。
徐圻主旨发言。他认为,如果把文明理解为宏观、宏大的人类发展过程或人类存在方式这样的“大事态”,把文化看作为微观、具体的人类生活方式这样的“小事态”,那么人类历史基本的走势是“文明趋同,文化存异”。而无论“趋同”还是“存异”,都需要以交流、对话为基础。文明或文化对话,就是要形成和实现一种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彼此融通、交流互动的氛围和格局。文明对话正是我们今天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要指示的基本方法。他指出,文明对话可以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不同文明在思想、学理之间的对话交流,二是不同文明思想与当下生活现实的对话。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对话,都是使文明越发高级、开放和开明,而文化则越发多样、多彩和丰富,形成文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他强调,全面小康标准必须包括“硬”的即物质方面和“软”的即精神文化这两个方面,而的精神文化的“软实力”的提升说到底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他认为,小康标准或软实力发展的最高境界,如果以整个民族为评价标准,就是中华民族要成为“优秀的人类群体”,如果以个人为评价标准,就是每个中国人都要成为“现代文明人”。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研讨会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理论前提与历史基础”“生态文明与小康建设”“精神家园建构与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标准的文明内涵”“小康标准与美好生活”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贵州省哲学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贵阳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陶渝苏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她认为,本次会议大家的发言和讨论有三个特点和亮点:一是纯粹思辨的探讨与强烈现实关切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哲学的真精神;二是思考和研究很有深度和广度,展现了贵州哲学学人良好的学术风貌;三是本次年会开设了在读博士生的专场发言,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学人和学子的参与。
文: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罗伯友
图: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