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 州 大 学 哲 学 与 社 会 发 展 学 院
工 作 简 报
2021第4期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1年3月30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举办第一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为活跃院内学术氛围,提升科研质量,2021年3月30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青年教师第一期学术沙龙在人文楼217举行。本次沙龙围绕韦政希博士的论文《激发:是认识现象还是情感现象?——论康德的双重激发理论》展开,由韦政希博士主讲,马涛博士主持,我院青年博士牛尧、邓国坤、梁真、李若语,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张娅博士参加本次沙龙。
沙龙伊始,马涛介绍了学院主办学术沙龙的目的是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提升写作技巧,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沙龙第一环节由主讲人韦政希陈述论文,向大家阐明论文处理的核心问题、基本思路和关键论证。韦老师认为,对于康德哲学中“激发”理论的两难问题,学界已有回应都是不成功的,康德实际上在《遗著》中已经提出双重激发理论来解决他自己的两难问题,通过引入现象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康德的双重激发理论。韦政希认为,依据现象学的理论路径,康德的双重激发实际就是意识的非意向性激发和意向性激发两个阶段,它们分别说明了不可知的激发者和认识的质料问题,并且由于非意向性激发提供了对象的绝对被给予性而成为意向性激发的前提。
沙龙第二环节由参会老师就主讲人论文的写作提出修改建议。李若语建议补充意向性和非意向性理论的相关论证,说明文章运用现象学方法的合理性。张娅建议修改文章中作者观点的引用方式,更详细地说明选题意义,加强摘要与结语之间的逻辑连贯性。牛尧指出文章存在论证不充分的问题,建议文章补充康德《遗著》的相关论述,重构康德的论证,同时清楚地区分作者的观点和康德的观点,并对结语进行修改。邓国坤指出了文章中存在的部分表述不清问题。马涛对文章结构提出了修改意见。
在沙龙第三环节,各位老师就论文的思路、观点和由此引申出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此外,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张娅博士针对学术论文的标点及引用规范为参会的老师做了详细讲解。
最后,主持人马涛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总结。他认为,学术沙龙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交流机会,参与的老师收获丰富,并希望各位老师今后多多参与学术沙龙。
图:陈漠
文:陈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