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2021年第五期
2021年9月16日下午,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第五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人文楼217举行。本次沙龙围绕牛尧博士的论文《机器控导与操纵论证》展开,由牛尧主讲,李若语老师主持,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青年教师邓国坤、梁真、韦政希、马涛、祝浩涵,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张娅博士参加了本次沙龙。
学术沙龙第一环节由主讲人牛尧陈述论文,他向大家陈述了论文的背景、处理的核心问题、基本思路和关键论证。该论文以“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是否相容”这一问题引发的相容论证与不相容论证之间的分歧为背景,讨论了不相容论者提出的“操纵论证”与相容论框架下的“另一行动者回应”之间的争论。论文指出德克·佩里鲍姆试图以“机器控导案例”来反驳“另一行动者回应”,而刘晓飞则提出“反转机器控导论证”回应了德克·佩里鲍姆的“机器控导案例”。该论文的核心内容便是指出刘晓飞所提出的“反转机器控导论证”中存在的问题,该问题最终导致了“反转机器控导论证”未能成功回应操纵论证。
牛尧的论证思路是:首先,“反转机器控导案例”在论证方式上存在问题,使得该论证要么倒向与自身立场相反的行动者因果性理论,要么有自相矛盾或武断特设的嫌疑。其次,“反转机器控导案例”的两个核心判断(相似性判断和差异性判断)之间是不相容的。最后,“反转机器控导论证”事实上并没有满足解释力条件的要求,即没有阐明决定论情形与操纵情形之间的差异如何解释两种情形在道德责任归属方面的差异。 因此“反转机器控导论证”对“机器控导案例”的回应是不成功的。
学术沙龙第二环节由参会老师就主讲人论文的写作提出修改建议。马涛指出该篇论文的导论过于复杂,涉及到较多的学术用语,建议对导论内容进行简化。梁真建议采用西方论文的写作方法,在第一部分开始便举出例子,使得文章讨论的观点更集中。张娅建议修改文章中作者观点的引用格式和标序逻辑,强调文章标题应聚焦论文讨论的核心。邓国坤也指出论文题目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在摘要部分突出自己的结论。李若语建议对一些关键性概念、命题和段落再进行详细论述或说明。
学术沙龙第三环节,各位老师围绕“机器控导论”的四个案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针对“有意”(intentional)是否构成操纵的主要特征,以及受操纵者是否需要承担道德责任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学报编辑部张娅老师针对论文引用英文文献的规范为参会的老师做了详细讲解。
学术沙龙最后,主持人李若语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总结,她认为学术沙龙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交流机会,使参与的教师收获丰富,希望各位教师今后多多参与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