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贵州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希贤先生
中共党员、贵州大学离休副厅级干部、原副校长、贵州省哲学学会原副理事长、贵州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教授黄希贤先生于2022年10月16日11时37分在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辞世,享年94岁。
黄希贤先生祖籍山东招远,1929年3月6日生于吉林临江。9·18事变后,东北沦陷,黄希贤先生从小目睹日寇入侵、故土沦陷、国家危难,志于学术报国,于1947年考入通化“建国公学”干部学校,10月从干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柳河县“山城镇建国中学”工作,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解放后,黄希贤先生被分配到辽宁省辽阳市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担任党支部副书记。1951年2月,在时任辽宁省教育厅厅长苏庄推荐下,保送至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1954年2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研究班读研,任班级党支部委员。研究生期间由苏联专家库兹涅佐夫讲授(联共布)党史和马列主义基础,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陶大镛讲授政治经济学,为其今后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5年8月,黄希贤先生放弃了留在北京、天津、长春等发达城市工作的机会,响应号召毅然决然来到地处祖国西南的贵州。1955-1959年间,在贵阳师范学院马列室任教。1958年贵州大学复校,翌年,黄希贤先生从贵阳师范学院调入新成立的贵州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两门课程。1972年,贵州大学哲史系哲学专业成立。1973年哲学专业与马列主义教研室合并成立哲学系,黄希贤先生自1973年至1989年间担任贵州大学哲学系系主任。1989年至1994年,黄希贤先生任贵州大学副校长,1998年4月离休。
(图二:黄希贤先生在“光荣在党五十年”活动上)
此外,黄希贤先生曾担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贵州省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顾问、贵州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连续担任四届贵阳市花溪区人大代表,先后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教师、劳动模范、贵州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贵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并从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教以来,黄希贤先生一直在教学和科研上努力耕耘,共发表了70多篇文章。主要有:《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时空观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几点思考》《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论人道主义两种含义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对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贡献》《论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文献——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实践中运用辩证法的光辉范例——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等。主编、编审、合编教材与专著6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品德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简明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问答100题》。
在担任贵大哲学系系主任期间,黄希贤先生与其他教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叶小文、陈世炬等省部级领导,郝立新、徐圻、陶渝苏等知名学者以及赵国权等商界精英。黄希贤先生奉献教育、关心学生,不仅谆谆于授业、解惑,更是人生传道之师,他关心、爱护学生,引导一届届哲学系学子成长成才。在2022年8月21日举办的贵州大学哲学系建系五十周年庆典上,黄希贤先生不辞辛劳,仍抱病出席了活动,并嘱托大家要传承好贵大哲学的办学传统。
(图三:黄希贤先生在贵州大学哲学系建系五十周年庆典上讲话)
黄希贤先生坚守三尺讲坛,为人师表、睿智挺拔、亲切和善,他一生忠于信仰、坚持原则、勤俭朴素,在人生最艰难的时代仍风骨峭峻、追求真理、倾心教育,将心血倾注在党的教育事业上,推动了贵州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哲学教育的发展。
黄希贤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