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贵州大学“文科讲坛”第二十期暨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六十二讲成功开讲

所在栏目:学术活动作者: 发布者:哲学学院发布时间:2024-06-11浏览次数:83

贵  州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工 作 简 报


      2024年第55


哲学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463

  

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贵州大学“文科讲坛”第二十期暨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六十二讲成功开讲

2024531日下午,贵州大学“文科讲坛”第二十期暨哲学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六十二讲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成功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金泽应邀主讲,主题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讲座由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张连顺教授主持。

金泽教授通过对6个问题的探究表明了此次讲座的核心观点在于“信仰是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一个探究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的内在贯通性”。我们如何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三人的宗教观点出发,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综合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都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聚焦于如何解决当今问题。第二个和第三个探究的问题是“宗教学理论的中国情怀”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的创新性与世界性”。金泽教授认为在中国运用西方宗教学的观点,带有西方宗教学的色彩,不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相比于“修脚”更应该“修鞋”,注重本身的理论创新,中国的宗教学理论就应该持有中国情怀。

第四个探究的问题是“信仰是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信仰分不同层面,不止限于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科学信仰等,信仰是对未知的或尚未实现的理念的执着,如何理解执着?即信仰是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的统一,从行为中体现出的信仰被称为真正的信仰。因此,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先有信仰,才有宗教。研究宗教的意义是什么?神到底是否存在?无神论和有神论都主张宗教信仰能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因此研究宗教的真正意义在于研究宗教信仰对人的行为造成的实质性影响。第五个和第六个探究的问题是“宗教性与宗教形”和“要素与结构(宗教现象学)”。宗教信仰和其他信仰的区别在何处?事物的属性都是人所赋予的,需要将客观事物和人赋予客观事物的属性分离开来,因此学习宗教需要学会辨析,宗教有实体的、神圣的部分,也有属性的部分,是人所赋予的。为何需要辨析?原因在于同样的东西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群体中所具有的宗教属性不同,因此宗教形态是“形容词”还是“名词”需要根据不同时代所表现的含义来规定。如何给宗教定义,需要先通过信仰,因为信仰高于宗教。

在交流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金泽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在文化书院前合影留念。

文字:杨  禧

图片:全飞艳

一审:唐露露

二审:晏梦勋

三审:周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