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做实事”——为2025级哲学专业新生作创新创业竞赛动员及经验分享

所在栏目:新闻动态作者: 发布者:聂陈睿发布时间:2025-09-25浏览次数:10

哲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做实事”——为2025

哲学专业新生作创新创业竞赛动员及经验分享


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科研实践能力,为大一新生答疑解惑,919日,哲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在致知楼213教室为2025级哲学专业本科生作了创新创业竞赛动员及经验分享。本次会议由班主任周千祝老师主持,哲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院团委书记晏梦勋老师进行政策解读,并邀请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秦浩楠、骆雪莹同学分享参赛经验,2025级哲学专业全体同学参会。


会上,晏梦勋老师系统介绍了“挑战杯”赛事的重要价值,指出其作为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A类赛事之一,对学生提升科研能力、推免保研、奖学金评定、综测加分及学分认定具有重要意义。晏老师详细剖析了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这一主赛道的具体要求,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关注“揭榜挂帅”、“人工智能+”等专项赛道,把握跨学科创新机遇。她强调,备赛需提前规划,建议同学们立即组建团队,开展深度调研,对作品进行不断打磨。

在经验分享环节,哲学2301班团支书秦浩楠同学从选题策略、研究方法和现场呈现三个维度分享了国赛获奖经验。她建议选题应紧扣国家战略,同时注重“小切口,深分析”,避免空泛;在研究过程中要运用专业统计分析工具,重视文献综述;在答辩环节要善于视觉化呈现,讲好项目故事。

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骆雪莹同学则从团队建设、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实用建议,强调要构建跨学科团队,善于将社会实践、课程项目等转化为参赛成果,并注重积累媒体报道、专利等附加成果。

会议最后,周千祝老师再次强调了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打破专业局限,积极投身实践,将哲学思维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院将为参赛同学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导师推荐、资源协调等保障措施。

本次分享会内容充实、针对性强,为同学们备战“挑战杯”竞赛指明了方向,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参赛热情和创新意识。



图文:陆樱姿

一审:晏梦勋

二审:郭晓林

三审:黄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