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应用伦理专业学位建设论坛(西部+)暨
《应用伦理学经典案例》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2025年10月24日—26日,由贵州大学、第二届应用伦理专业学位建设论坛(西部+)组委会联合主办,贵州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应用伦理专业学位建设论坛(西部+)暨《应用伦理学经典案例》研讨会在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顺利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二十余家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应用伦理专业学位建设发展、案例研究方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交流。

(合影留念)
10月25日上午,论坛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出版社副社长(主持工作)郭晓林主持,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龚晓康教授致欢迎辞。龚晓康教授从学科建设、研究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并重点汇报了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点的建设进展、科研团队与相关成果,希望与会专家继续支持学院的专业硕士培养工作。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龚晓康教授)
论坛发起人、西南大学哲学系一级学科负责人任丑教授阐述了论坛举办的初衷。他指出,当前应用伦理专业学位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各高校在招生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共性与个性问题。论坛旨在促进西部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共享建设经验,共同推动应用伦理学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为解决现实伦理问题提供学术与人才支撑。

(西南大学哲学系一级学科负责人 任丑教授)
宁夏大学民族伦理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马玉洁副研究员代表兄弟院校对论坛的召开表示支持,并向与会专家发出诚挚邀请,期待下一届论坛在宁夏大学举行,继续深化应用伦理专业学位建设及相关科研教学的跨区域合作。

(宁夏大学民族伦理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马玉洁副研究员)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圆桌会议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张永义教授主持。与会代表围绕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展开深入研讨。任丑教授传达了2025年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扩大会议精神。随后,各高校哲学及伦理学学科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在招生培养、专业学位申报及未来规划方面的情况。西南大学王俊杰副教授、云南大学蒋颖荣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刘正平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吴映平副教授、宁夏大学马玉洁副研究员等围绕专业学位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了广泛交流。广西大学杨通进教授、苏州大学田广兰教授、汕头大学成海鹰教授结合各自在应用伦理领域的研究与教学管理经验参与了深入讨论。

(圆桌会议)
10月25日下午及26日上午,研讨会聚焦于贵州大学哲学学院甘绍平教授主编的《应用伦理学经典案例》展开学术研讨。参编教师介绍了写作思路,与会专家就案例选取、伦理分析及教学适用性等问题提出宝贵意见,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与出版提供了重要支持。

(甘绍平介绍)
该教材由甘绍平教授担任主编,汇聚了国内应用伦理多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收录了涵盖环境伦理、医学伦理、人工智能伦理、动物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等方向的18个经典案例,是我国首部专注于应用伦理案例研究的教材,将直接服务于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的教学工作。该书计划于20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审:郭晓林
二审:龚晓康
三审:黄 梅
